所谓风险,是指遭受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就证券投机而言,风险就是投机者的已得收益或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风险的定义来看,证券投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可能性损失;另一种是投资者的货币购买力的可能性损失(收益率能否跑赢CPI)。
在一般情况下,投机者只要有交易就有可能遭受损失。对于股票投机者来说,由于投机都并不看重股息,所以对公司的业绩和分配并不关心,他们只对上市公司可能出现的经营情况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比较关注,所以,当投机者高价买进、低价卖出,本金就会遭受损失。
货币购买力的损失,主要来自于通货膨胀。在物价大幅度上涨、出现通货膨胀时,尽管投机者的名义收益和本金不变,或者有所上升,但是只要收益的增长幅度小于物价的上升幅度,投机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就会下降,通货膨胀侵蚀了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所以实际上还是有损失的。
从风险产生的根源来看,证券投机风险可以区分为上市公司本身带来的风险(如突发性的经营性变化)、货币市场风险(如汇率变动或利率变动)、市场价格风险和货币购买力风险。
风险的分类
从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来看,证券投机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又称系统性风险)和非市场风险(又称非系统性风险)两种。
市场风险
是指与整个市场波动相联系的风险,它是由影响所有证券价格的因素所导致的证券收益的变化。经济、政治、利率、通货膨胀等都是导致市场风险的原因。市场风险包括购买力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和货币市场风险等,许多市场性风险是不可控的,突发性的,比如地震、战争。
非市场风险
是指与整个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它是某一企业或某一个行业特有的那部分风险。例如,管理能力、劳工问题、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对于证券收益的影响。非市场风险包括企业风险等。
具有较高市场风险的行业,如基础行业、原材料行业等,它们的销售、利润和证券价格与经济活动和证券市场情况相联系。具有较高非市场风险的行业,是生产非耐用消费品的行业,如公用事业,通讯行业和食品行业等。
由于市场性风险与整个市场的波动相联系,因此,无论投机者如何分散投机资金都无法消除和避免这一部分风险;非市场风险与整个市场的波动无关,投机者可以通过投机品种的多样化来消除这部分风险。不仅如此,市场风险与投机收益呈正相关关系。投机者承担较高的市场风险的同时,可以获得与之相适应的非市场风险不能得到的收益补偿(这句话比较难理解,不能理解全当没看过,反正是纯理论的东西)。
在西方现代金融资产组合理论中,市场性风险和非市场性风险的划分方法得到了相当广泛地采用。为了更清楚地识别这两种风险的差异,下表列出了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的定义、特征和包含的风险种类。
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的比较
市场风险 非市场风险
定 义:与整个市场波动相联系的风险 与整个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
特 征:1)由共同因素引起; (1)由特殊因素引起;
2)影响所有证券的收益; (2)影响某种证券的收益;
3)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化解; (3)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化解
4)与证券投机收益相关; (4)与证券投机收益不相关;
包含的 1)购买力风险;
风险种类:2)货币市场; 上市公司基本面风险、上下行游业变 3)市场价格; 化、行业周期性等;
在股票投机中,主要关注的是市场价格的变化,投机利润(风险)来自于市场价格的波动,而不是股息,所以,投机活动一般只关注短期内能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
风险的度量
从风险的定义来看,证券投资的风险是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衡量就是要准确地计算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大小。
一般使用三种方法来衡量证券投机的风险。
第一种方法是计算证券投机收益低于期望收益的概率。
假设,某种股票的预期收益为10%,但是,投机该股票取得10%和10%以上收益的概率为30%,那么,该证券的投资风险为70%,或者表示为0.70。
这一衡量方法严格从风险的定义出发,计算了投机于某种股票时,投机者的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的概率,即投机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大小。但是,该衡量方法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许多种不同的股票都会有相同的投机风险。显然,如果采用这种衡量方法,所有收益率分布为对称的证券,其投资风险都等于0.50。然而,实际上,当投机者介入不同股票时,他们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大小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第二种方法是计算股票投机出现负收益的概率。
这一衡量方法把投机者的损失仅仅看作本金的损失,投机风险就成为出现负收益的可能性。这一衡量方法也是极端模糊的。例如,一种证券投机出现小额亏损的概率为50%,而另一种证券投机出现高额亏损的概率为40%,究竟哪一种投机的风险更大呢?采用这种衡量方法时,前一种投机的风险更高。但是,在实际证券投机过程中,大多数投机者可能会认为后一种投机的风险更高。之所以会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基本的原因就在于:该衡量方法只注意了出现亏损的概率,而忽略了出现亏损的数量。
第三种方法是计算股票投机的各种可能收益与其预期收益之间的差离,即投机收益与标准差。这种衡量方法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该衡量方法不仅把股票投机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的概率计算在内,而且把投机收益高于预期收益的概率也计算在内。其二,该衡量方法不仅计算了股票的各种可能收益出现的概率,而且也计算了各种可能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差额。与第一种和第二种衡量方法相比较,显然,这种方法是比上二种方法更适合的风险衡量方法。
比如在实际投机中,个股预期风险与大盘指数同时间段内预期风险的比较。
风险的防范方法
股市有风险,那么对风险如何防范,有下列方法:
1.分散系统风险
股市操作有句谚语:"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话道出了分散风险的哲理。
办法之一是"分散投资"。美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研究发现,如果把资金平均分散到许多家任意选出的公司股票上,总的投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办法之二是"行业分散"。分散风险不仅针对不同的股票,而且最好选择不相关的板块,因为同样的环境会对相同或相邻的板块产生相似的影响。只有不相关的板块,才有可能此消彼长,从而能有效地分散风险。
办法之三是"时间分散"。就股票而言,应根据活跃时期不同的品种进行投资,比如绩优股在业绩报表发布时间前一段时间,而周期性行业在消费旺到来前介入。
2.回避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来自各种因素,需要综合运用回避方法。一是要掌握趋势。对每种股票价位变动的历史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了解其循环变动的规律,了解收益的持续增长能力。例如周期性行业,在活跃周期,上市公司利润有保证,所以价格一般向好,非活跃期,消费者就会大为减少,上市公司的业绩也会出现变化,这时期一般就不能轻易购买它的股票。
3.防范经营风险
在购买股票前,要认真分析有关投资对象,如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如果经营正常,没有潜在经营性风险,可当作股票投资对象。
4.避开购买力风险
在通货膨胀期内,应留意原材料上涨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有一些是利空性的,如服装生产类、钢铁类上市公司;有一些是利好性的,如资源类、农业类。
5.避免利率风险
加息减息对某些上市公司也有影响,比如房地产公司把加息视为利空,银行类把加息视为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