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个小社会,大学校园中的富学生、穷学生,是社会上贫富差距在大学校园中的投影。如同报纸的一个版面会同时刊登农民工遭遇工资拖欠的报道和某个富豪榜发榜的新闻一样,眼下的高校每天也都在上演着大学生们贫富对比的“生活情景剧”。贫困生靠“跑腿”赚钱,“富二代”花钱买“跑腿”,就是又一个例证。有议论为同窗关系演变为雇佣关系而痛心,更有人疾呼应禁绝这种雇佣关系存在。我倒没这么悲观。
即使没有穷学生“跑腿”赚钱,没有富学生花钱买“跑腿”,贫富差距仍是客观存在。而有了“雇佣关系”,未必就是洪水猛兽。鞋子合不合鞋,只有穿的人知道。 “跑腿”是不是会让穷学生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这只能由当事人来说。其实,穷学生靠“跑腿”赚钱,心中很坦然,倒是旁人为之痛心疾首,恰恰说明他对贫困生的认知存在误区,总是把贫困生视为“天生”的“弱势群体”,不仅经济上弱势,而且精神上也是弱势。更不必说,穷学生勤工俭学,不也是受雇于人吗?为什么换了一个雇主,马上就变成大逆不道了呢?至于认为“跑腿”会造成大学生群体的裂痕与分化,那更是杞人忧天